<p id="6clil"></p>
<table id="6clil"></table>
  • <acronym id="6clil"></acronym>
    <pre id="6clil"><label id="6clil"></label></pre>
    • 有志ASPIRATION
    • 有識KNOWLEDGE
    • 有恒PERSEVERANCE
    • 有為ACHIEVEMENT

    汕大化學化工學院武慶賀教授課題組在有機光伏領域取得新研究進展

    2023-03-15 10:33

    近日,汕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武慶賀教授課題組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給體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A Multifluorination Strategy Toward Wide Bandgap Polym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為題發表在化學的Top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目前,有機光伏常用的非富勒烯受體(Y6及其衍生物)具有窄帶隙、中等HOMO能級和高結晶性等特點,這要求聚合物給體具有相匹配的物理性質,例如互補的光吸收、匹配的HOMO能級以及優異的形貌和相分離。然而,完全滿足這些要求的聚合物較少,而且如何設計合成高性能的聚合物給體仍然面臨挑戰。

    武慶賀教授課題組設計合成新型稠環化合物四氟萘二噻吩FNT,利用FNT設計合成的聚合物PFNT-F和PFNT-Cl具有如下優點:(1)多氟取代使聚合物具有較低的HOMO能級(~ -5.5 eV)和較寬帶隙(~ 2.0 eV) (2)原子間豐富的弱相互作用(F…H, F…F)使聚合物具有高的薄膜結晶性和高效的空穴傳輸;(3)與多氟取代的非富勒烯受體N3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薄膜具有納米纖維狀形貌且在基底上采用Face-on取向,而在純膜中主要采用Edge-on的取向。由于匹配的光電物理性質、高效的電荷傳輸、以及優異的形貌和相分離,基于PFNT-F/Cl:N3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高達0.80的填充因子(FF),以及優異的光電轉換效率17.53 %和18.10 %,這是最好的給體材料之一。該工作說明多氟取代是設計合成高性能聚合物給體的高效策略。

    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汕頭大學研究生陳錦明和李冬燕,通訊作者為武慶賀教授,合作者包括南方科技大學何鳳教授、汕頭大學黃曉春教授和黨麗教授、東華大學喬小蘭教授。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高校創新團隊項目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5930



    上一條:“植此青綠·澆灌美好”植樹活動在東海岸校區成功舉辦 下一條:相約山海,名師引航——汕頭大學“山海名師講壇”啟動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p id="6clil"></p>
    <table id="6clil"></table>
  • <acronym id="6clil"></acronym>
    <pre id="6clil"><label id="6clil"></label></pre>